寻找爱思青年 | 沈博伦:一个问题就是一次改变
小编案:因为此文较长,所以就一句话点评吧:“我喜欢这个项目,喜欢这哥们儿~”
原题:《+box:一个偏执狂的自白》
这篇文章迟迟没有提笔,从前一站深圳回来拖拖拉拉也过了快一个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的拖延症的本质心理可能是终究不想做这件事导致的。
因为对我来说,写这样一篇拍摄过半感想的难度远远大于我在每个城市的回顾和总结。毕竟,+box已经一岁,对所有关注我们的人来说,却仍然没有看到一丝停止和产出的迹象。很多朋友经常会来问我,“拍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拍完?”但心底里,我却十分清楚,这不是一部电影,这也不是刚过半;拍摄也只是表达观点和态度的一种呈现形式,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过程就是结果。但我没好意思说,也没想好该怎么说。
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几个凌晨三点,坐在客厅里,回忆过去一年做的这些事情,遇到的人。这一路的走走停停,写写听听,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记录。
用我搭档的话来说,+box是一种精神;用另一个看到我们项目的朋友的话来说,+box是一柄直戳社会现状的利剑。错,也没错,我还没有想过放弃,但我要讲讲这一年来的一些思考。
+box是一场社会运动
没有看错,如果你要这么问我+box到底在做什么,就是一场社会运动。就像JR反转地球的Inside Out Project一般,我们用提问去撬动自己的世界。
当每个人都开始反思提问的时候,这场运动就到来了。所以在之后的操作中,我们不仅会自己拍摄内容,还会开源我们的拍摄方式,让更多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加入进来,增强参与性和传播意义,变成一场真正的社会性活动。
家人、朋友、实习生、志愿者、朋友的朋友们都好奇+box到底是什么,它以影像记录青年人的困扰、反思、故事,用纪录片和文字呈现;这一年,我们还不定期地做过几场小型工作坊、大型体验活动、短期体验实验等,这里面糅杂着心理学、社会学、艺术等;以后应该还会有书、线下装置艺术展、体验课程、影像创作等等。+box的定位就是一个实验性文化传播项目,传递质疑精神,展现未知状态。
+box很难用传统的任何一种形式去定义,她更像是一种理念,不需要固化在任何一种已有的形式产出中。这让我有时候很难表述清楚自己的身份,到底是纪录片制作人,还是教育工作者,又或者是个讲故事的,也许“做好玩事情的人”更符合整个状态。虽然这很难在我们的受众群体中描述清楚,但这反而给了整个团队更大的自由空间,在这个阶段也没有束缚去做一些满足利益需求的事情。随时都垂在盒子之外。
但无法清晰定义就无法快速获取资金。我不是没有试图争取过基金会的资金,但不走运的是国内的基金会形态和关注问题,仍然处于公益非常传统的阶段,以温饱和残障为优先级。许多企业对于CSR项目的运作也首先会拨款给这部分项目,当然也相对更容易为他们在政府面前做公关。而思想和教育的传播,并不被列入公益范畴,更不用说青年人这个群体。但在我看来,没权没势还被中国教育毁了的一代又一代青年群体,精神上的被阉割却比什么都严重。这是一个被阉割还想操的时代。影响不仅是这个人群,也是未来。
另一方,是可持续的尝试。当+box还刚有个雏形就被人问到如何拿项目做盈利的时候,我非常地失望。的确,青年人的自我教育领域有着天然的宝矿可以挖掘,做活动、做培训、做互联网、做这个做那个。尤其在春节后随着我的搭档正式入伙,我们也做过几期活动;有时,我们也尝试一下生存体验。但所有的活动收费都是成本价,甚至连我们最低工资保障都没有计算进去,就为了一个固执的理由:自我认知教育是不分高低贵贱的,过高的费用会让部分对此有兴趣的穷孩子望而却步。
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说过这么一句话:“任何乐于分享或善于分享的人都是老师。”我赞同他的话。任何学习和自我认知都来自于阅历,而对话和体验就是其中一种形式。所以让不同人在不同时空之间产生对话,并用视频进行呈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项目的核心形式。但这注定会是一场成本极高的道路。
因为拍摄资金压力而带来的种种模式上的尝试,是一种非常痛苦的过程。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中,+box都偏离了最初的那个拍摄愿景和目标,甚至一度都失去了快乐。记不清,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记不清,为什么要让青年人提问;记不清,自己的愿望。对于所有新团队来说,被现实牵着鼻子走总是最难受的,忘记了初衷,失去了初心。我并不想有意识地排斥商业,我排斥的只是在被迫商业化以及过早商业化背后失去了一颗充满热血的心。
我开始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资金问题,此时的自己会在做什么?想明白后,果断做出了一个先暂停手头所有延伸工作,继续用自己不多的余款进行拍摄的决定,让那些所谓的商业模式和基金会暂时都靠一边去。作为一个本身定位在艺术公益的项目来说,花大量时间去寻找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如专注在自己的内容上。
为什么穷成这逼样,我还在相信提问的力量?
我并不是富二代,相反,此时此刻我身无分文,literally身无分文,过去两个月中的钱都是向女朋友和家里人借的。曾经以为确保无误的一大笔基金会资金,在我们已经开始准备花的时候突然被宣告终止,这后遗症一直持续到现在。边做私活儿,边养项目,有时分身乏术。我始终告诉自己和我们团队,钱迟早会有的,谁都不需要妥协,谁也都饿不死。
熟悉我的人可能明白,我很难向家里开口要钱。大学毕业之后,欠父母钱的数量,依旧在我那小黑帐上记着,一如我小学的时候记录他们欠我压岁钱的数量一般。能走到这一步,另外还得感谢的是这一路让我蹭过饭的朋友们。我从来不吝惜调侃我的财务状况,也从来不会拒绝任何一顿客气的午餐邀请,谁让我现在就是穷呢?但,我的evernote里还有另一个列表:所有在+box艰难的期间请过我吃饭的朋友名单。有朝一日,你们都会是那酒池肉林爬梯上的座上宾。
即便如此,我依然确信+box所具备的一切“改变”的潜质。这个世界上任何学科和思想都是由一个提问发起的,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是推动人类不断走下去的最好源动力,任何产出只不过是一种配合的形式而已。从猴子到莱特兄弟又到乔布斯和盖茨,一次次的提问和反思,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发起+box之时,我就已经深深意识到这项本应该融入在我们血液中、本能式的技能在中国这个社会环境中,已经很难找寻到。灌输和控制式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成为了整个大机械上的一个零件,不问为什么,也不会问为什么。每个人都在寻找一种标准答案,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拍摄过程中,也一次又一次发现青年人对于这样开放式的对话有着天然的恐惧,需要我们给他们一个范围和提示才能进行主动发问。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主动探寻的过程和欲望是痛苦的。
看着这种状况,我也是痛苦的。
让我更沮丧的是,在一次开会中,+box工作实习4个月的实习生,发表意见说他并不能完全接受“一个问题就是一次改变”这个想法。当时我沉默良久,觉得很多东西在那一刻开始坍塌。如果连和我们一起工作的战友,都无法体会这其中的含义,那一定是在执行过程中某些环节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但在这一路的采集中,也碰到许多的青年人明白提问的价值。在深圳,去腾讯进行了拍摄。接我们女孩儿后来给我微信是这么说的:“其实之前只是简单了解下这个项目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当时以为是想去了解青年人的困惑以及它们背后的问题。但采访后才知道你们根本不是来听故事的,用提问的方式号召青年人去质疑去思考,比我想象中更有价值更有力量。”
另一个志愿者则说,“一个问题的改变我觉得不是那种立刻就改变人生航道的影响。我自己的感受是像个石头,丢进水里,也可以说丢进社会这个泥潭里,会激起涟漪,不是大风浪也不像剑那么尖锐,但是它的触动会向整个水面扩散开。一个问题,把自己原有的固有的模式搅乱了,细小的但是一波一波的,推着我去想问题提问题。”即使一个问题不能在你的人生路上激起涟漪,但也希望这颗问题之石在我们每个人脑袋上开花。
每个问题都是青年人在重新定义并审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寻找一种平衡,又或者不寻找。和很多人认为不是每个问题都有意义的看法截然不同,我认为每一个问题都有存在的价值和特殊的意义。把他们放在一起,或者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又或是对比、反复等,意义又进一步不同。意义已经不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呈现的现象。这是一场时代的记录。也许很多话题都不成熟甚至有些片面,但这不就是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么?
来,挑选几个看看吧。
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你在世界上你能想到的很多事情,别人都做了而且别人做的比你好,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24岁,北京
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中国青年为何不敢谈政治?” —— 29岁,广州
对自我存在意义的反省:“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想与众不同,但又害怕与众不同?” —— 20岁,大连
对性别平等关系的考量:“为什么女人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男人身上?” —— 30岁,北京
甚至生命的终极意义:“如果现在去死,有什么事情不让你后悔?” —— 20岁,广州
...
...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h0118yglh9e&width=300&height=200&auto=0
你做的别人都做了,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o0132fb42tj&width=300&height=200&auto=0
中国青年为何不敢谈政治?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b0129rq2klz&width=300&height=200&auto=0
为什么不敢与众不同?
也许,这个理念在目前的环境和阶段来看都有些“不合时宜”,更多人愿意单纯接受一种答案进行学习。在观察和学习了大量项目和资料后,我们决定开始“妥协”,提供“答案”,但仍然会基于已有的问题并鼓励更多声音,并会回到自主提问的环节。每个问题都会尝试让各个年龄、行业、学历背景的人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也会成为一个固定的任务和展示。
中国青年需要“晃晃荡荡”的艺术实验项目
+box项目建立之初,就希望以艺术和行为的方式去完成整个事件。在我心里,他不仅仅承担了传播和记录的任务,同时还承载了教育和激励的角色。一如JR的Inside Out Project和风靡一时的Humans of New York。记录的意义远远不只是记录,功能性的产出结果永远都是只是一时之快,更像是吃了伟哥后的高潮,很爽,但长时间超负荷运作会带来更多的反作用。
哪怕在短时间内,这不是一个盈利项目,甚至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验,但我依旧相信这种实验性项目在中国乃至世界范畴内的一种意义和价值。而这种价值远远超越了项目本身的存在和包含意义。罗辑思维曾经说,“富二代对社会的真正用途是不愁吃喝没有焦虑感的生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那种无聊到爆又没有钱挣,还需要巨大毅力的事儿,或许只有不愁吃喝的富二代能做。其实,只要条件合适,好奇心会将每一个有条件的人引上正确的路。”在过去拍摄和分享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各式各样的年轻人告诉我们,+box所做的事情,正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哪怕只是微弱的一点,都令人高兴。
没错,除了+box本身承载的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在试图证明,坚持全职做一件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好玩儿的事情,也一定能活下去,这分明是对现有环境的一种挑战和冒犯。也许这就是信仰。这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和我们类似价值观的项目,都半死不活地爬着前行。但我们争取爬也要爬出花样,比如倒着爬,用嘴爬,蒙眼睛爬。
前段时间,+box难得转载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国青年为何不晃荡》,作者是陈方,记忆实在过于深刻。讲的大概是国外青年有许多在30岁的时候仍然在自我探索和生命的追求,晃晃荡荡玩玩乐乐,可我们的青年却呈现未老先衰的状态,为了生活疲于奔命。
失去肌体的活力并不可怕,每个人都将有这么一天。失去好奇心也并不可怕,毕竟,好奇害死猫,少点好奇心也许会拯救你。但可怕的是,我们在最需要好奇心的旺盛年纪就已经失去了太多。经常会碰到一个24岁左右的年轻人对着我们说:“我已经不年轻了,不要采访我。”,或者89年下半年的姑娘说,“我不是90后,你们的东西适合90后。我们已经有代沟了,不懂他们。”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心头总是一紧。难道,几个月的年龄差距就已经隔离了一代人?我们对自我的定义真的就那么容易,只需要几个标签?
好奇心产生多样化,多样化鼓励更多“晃荡的”好奇心。但欣喜的是,这样的人也开始增多。这也许还真是个最好的时代。
写了一周,无论怎么修改,这篇文章终究没法让自己满意,有太多感触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
我习惯在夜间工作,也许,只是因为黑夜的安静,那种空旷无人的感觉能够把整个人包裹起来,感受到一种安全感,但又不失快乐。就如同提问一样,像一柄利剑,又可能是块大石,在平静的生活中制造点波澜。
————————————————
这是第009号爱思青年。
你可以微信发送数字001/002/003/004……,阅读前几位爱思青年的故事。
关注爱思青年
微信订阅号:aisiqingnian
新浪微博:@爱思青年
机构官网:www.aceyouth.org